飞行安全岂能儿戏?——浅谈无人机飞行管理

1 无人机“越飞越广”

《民用航空法》1995年10月30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1996年3月1日施行,到现在已经施行二十余年,是我国航空和民航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罗霞再次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无人机管理的建议”。中国民航局及时研究答复,表示将加快无人机法律法规建设,确定标准体系,强化技术革新,使政策与科技并行,确保飞行安全。

本次提出的修改是该法典的第六次修改,此前已于2009、2015、2016、2017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修改。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应用,无人机在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正在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可以是保障安全的空中守护者,可以是突发事件的急救员,可以是航拍摄影师,也可以是地形遥感测绘员,甚至可以充当野生动物巡护员等角色。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升入天空,空域的管理和飞行安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无人机使用不当,将严重干扰航空安全。

飞行安全岂能儿戏?——浅谈无人机飞行管理

2020年11月5日两男子未经申报在四川绵阳主城区内机场净空保护区内违规进行无人机“黑飞”被行政处罚。

2 政策为无人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迅速崛起、消费级无人机用户群体不断壮大、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催生了大批无人机运营企业。除了用于各大生产和商业作业以外,民间也不乏无人机爱好者购入无人机欲一展身手,体验高空观景和航拍等的乐趣。

然而驾驶无人机除了需要了解基本的操作原理以外,还需要驾驶员对驾驶标准,飞行条件,适飞政策、禁飞区域等方面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无人机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的完善,正是为了规范无人机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为无人机的行业发展提供更健全的监管环境。

国内很早就意识到无人机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将无人机法规构建提上了日程。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组织起草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制定并出台了《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管理规程(暂行)》,并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规飞行管制处置程序》,用以改进空管相关处置程序。这一系列举措是都为了进一步保障空域运行安全,有效应对“无人机干扰航班”事件。

2019年1月8日,英国伦敦,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附近发现一架可疑的无人机,迫使机场全面停止起降。机场方面负责人称,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以防止对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2019年到2020年,民航局已就无人机管理分类、飞行动态数据管理、民用无人机相关生产制造办法等方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进一步制定了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技术和安全标准。

 政策为无人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

如今,我国对无人机产业的监管正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无人机管理的探索之路也日渐明晰。国家相继在适航、注册、空域管理、运行管理、飞行执照管理等方面对我国无人机监管做了规范和管理。

其中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大型无人机起降有专用的跑道,且飞行高度大多在中高空,对其的管理从研发、制造包括试飞的过程,从开始就是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的。

3 消费级无人机管控政策知多少?

根据无人的具体适用范围和用户需求,民航局也逐步推进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认证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的建设,各大高校也相应开设了无人机专业,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输入专业的人才。

总体来说,已经出台的无人机的治理和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一是对无人机牌照的管理;

另一个是对民用无人机空域管理。

如果读者中有无人机爱好者,想要体验消费级无人机,那么必须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 

1、2017年5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正式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购买250g以及上重量的无人机需到官方网站进行实名登记,并在无人机上贴上二维码,以方便管理。这为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建议大家遵守规定,及时实名认证。对于无人机飞手们来说,持有ASFC驾照可以飞行普通的无人机,对于空机4公斤以上,起飞重量7公斤以上的小型无人机,则必须持有AOPA驾照才可以飞行。

2、而关于空域申请,有关部门作出了如下规定规定:

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植保无人机在相应适飞空域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但需向综合监管平台实时报送动态信息。比如相关规定表示,当机身重量不超过250g时,设计性能不超过50米,时速不超过40km且无线电发射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时,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经营性航拍、植保。


如今,中国的无人机已经在世界舞台拥有一席之地,随着无人机行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大型工业无人机还是小型消费级无人机,都需要相应的管理条例来为体系化、规范化的成长提供引导和把关。

而这些重大监管政策的出台和相关立法工作的开展也推动无人机行业运行体制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无人机行业的合法化运行,助力民用无人机行业步入强监管阶段。

科技带来变革,中国的无人机管理也要“放管结合”,在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间找到平衡点,寻求安全监管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做到政策与科技并行,真正实现国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167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