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

螟虫,是一种鳞翅目的害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褐迈螟等种类,是农作物的主要虫害。赤眼蜂,同属鳞翅目的寄生性昆虫,是螟虫的天敌。一直以来,人们利用生物界最传统的“敌对”关系,维持着“农作物界的平衡”。然而,在操作方法上,人们多用传统的释放方式(即人工释放方式)进行作业,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具体如下。

如何利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

有效释放效率低。人工释放往往限于田埂附近,释放区域小,难以满足大面积的需求;释放难度大。在植株成长的后期,由于作物比较高,人力难以满足空间高度的需求;人工费用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农村成年劳动力短缺,人工费用随之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广泛引用于航拍、农业等多个领域。无人机在作物区域集中释放赤眼蜂的技术,在经过理论研究后,成功得到应用。不但节省了人工劳动成本,还有效提高了蜂虫释放的效率,充分体现了科技的生产力效应。

1 传统田间释放赤眼蜂方式的介绍

通常情况下,通过卵式球型放蜂、散粒放蜂两种方式进行田间释放赤眼蜂,两者差别如下。

1.1 卵式球型放蜂

赤眼蜂寄生卵发育到一定时期,将其用胶均匀地粘在一定规格的纸上,制成赤眼蜂寄生卵卡。放蜂时,将球蜂按点次放蜂量撕成小块,然后将植株叶片卷起一个小圆筒,把小球蜂固定在其中即可。由于叶片是有生命力的,叶片圆筒内可保持湿润,有利于赤眼蜂羽化。另外,圆筒可以防风避雨,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对赤眼蜂的伤害。

1.2 散粒放蜂

利用特制的放蜂器或是带有小孔的小盒及其他容器,在放蜂时将一定量的寄生卵放入其中,然后倒挂在放蜂点的植株上,赤眼蜂羽化以后,就可以从出口飞向田间,从而达到灭螟效果。鉴于上述两种人工释放方案的优缺点,多采用球型蜂放蜂,这种方法略显省工省力,而散粒放蜂在防治成本上略有增加,且操作也不方便。

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方式的选定

2 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方式的选定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随着大量的人员外出打工,人均劳力分配系数明显减少。近年来,作物多受螟虫的侵害,通过引入先进的无人机放蜂技术,可有效缓解这一难题。以下从放蜂前准备、放蜂方式的选定两个角度分析适合地区作业的操作方案,具体方式如下:

2.1 赤眼蜂悬浮液的选定

使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寄生卵,不能通过直接喷洒的方式,否则难以保证释放的准确度,为此,可通过选定赤眼蜂悬浮液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悬浮液溶质的浓度、净化时间等如何选定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以清水为参照物,进行不同溶质及不同浓度悬浮赤眼蜂的试验,并观察寄生卵在溶液中的悬浮状态,比较并筛选能均匀悬浮寄生卵的溶质及浓度。而后,针对不同溶质和浓度的悬浮液,采用抽样滴液的方式研究其羽化率和未羽化率,重复多次实验。

公式1:羽化率=羽化数/(羽化数+未羽化数)×100%

选择最佳溶质和浓度的悬浮液,利用无人机对指定面积的作物进行喷洒释放,详细记录无人机飞行的高度、速度、风力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等因素,然后现场取样,核算释放悬浮液落在植株上的比率,计算寄生卵悬浮液在植株上的落点率:

公式2:寄生卵悬浮液在植株上的落点率=(b-a)/b×100%;其中,a:指定区域无效(喷洒在作物以外的)悬浮液点数。b:指定区域所有悬浮液点数。

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方式的选定

2.2 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方式的选定

通过公式1和公式2核算的结果现场的数据调查,需要明确并核实以下内容:喷洒区域的面积;当地气温、日照、风力、天气等因素影响的分析;赤眼蜂悬浮溶液溶质的配置(包括浓度、静止时间等);无人机容量的确定。

结合上述参数,做好必要的飞行前准备,在条件满足后,无人机即可起飞,通过均匀、低空作业,将赤眼蜂悬浮液释放到指定区域,从而完成预定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djiwurenjijiaocheng/549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