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摘要:

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已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综合研究了中国现有无人机相关的监管法规制度情况,分析了各项管理措施和政策,剖析了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主流做法和经验,提出中国无人机安全监管应围绕“人、机、环”关键环节,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管控平台,加快相关法规标准制定,规范反制设备使用,通过安全检测、试点宣传等手段,推动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4-2017年,中国无人机产业产值复合增长率达8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无人机整机及相关部件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2017年无人机产业产值规模约230亿元,企业年产量超过300万台,同比增长67%。无人机产业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但是,近期发生的无人机安全事件,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无人机安全飞行十分紧迫,监管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中国无人机监管法规制度现状及问题

一、国家顶层法规

2018年初,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简称国家空管委)制定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内容主要包括3各方面:

1. 对管理对象进行了规范

2. 对管理部门进行了明确

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领导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工作,通过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管理部际联席工作机制协调具体事项。

3. 对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式进行了规定

中国无人机管理流程及部门分工设想

二、各部门主要管理措施和政策

在中国,无人机的管理主要是秉承“管住该管的,放开该放开的”的原则进行,既加强安全管控,也给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目前,国务院及各部委围绕无人机产业发展和安全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部门规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促进无人机行业发展,二是加强无人机监管。

三、地方管理措施及政策

各地方非常重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积极吸引无人机产业相关项目落地,但很多地方更多的是出台无人机专门管控政策。

四、中国无人机监管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中国无人机管理法规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但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

  1. 管理对象、监管主体和责任仍不明确
  2. 管理配套规章、标准、技术和设施等跟不上
  3. 以传统管理手段为主,尚不能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监管要求
  4. 管理程序、制度较为复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uncategorized/3227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