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测试无人潜航器,无人潜航器未来可能是传统潜艇的最大威胁

近日俄罗斯“红宝石”海军装备中央设计局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军可搜索和跟踪敌军潜艇的无人驾驶潜航器目前不仅已经建造完毕,而且还正在接受测试。该设计局发言人说,这种潜航器虽然与传统潜艇一样都属于水下装备,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大不同。

比如探测方式,由于该潜航器属于无人驾驶,因此它在探测敌方目标时可使用暴露自身的方法,即采用主动声呐。相反,传统潜艇虽也可搜索和跟踪敌方潜艇,但因为不能暴露自身的原因,所以在战术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俄测试无人潜航器,能跟踪潜艇,美俄不约而同痴迷研发无人潜航器

同时,由于这种无人潜航器的体型要比传统潜艇小得多,因此无论是机动性还是隐蔽性,它事实上都要比传统潜艇强一些。当然,俄罗斯目前也正在研制一款体型较大的无人潜航器,虽然重达数十吨,但它不仅能源储备多航程远,而且可使用的探测设备也比较齐全,水下感知能力要比小型潜航器好很多。

最后,该发言人还补充称,从水下作战的角度上看,目前搜索跟踪敌军潜艇应该是最适合无人潜航器的工作。换言之,按照俄军工专家的预测,无人潜航器未来可能是传统潜艇的最大威胁,这一点类似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并使用无人机装备之前,它们基本都是以有人侦察机、战斗和轰炸等军用飞机执行任务为主。然而在当下现代化战争的模式中,无人机装备似乎已经体现出了替代有人机的发展趋势。照此来看,俄罗斯军工专家口中的无人潜航器似乎也有这种作用。

如果世界各国海军都能用无人潜航器来搜索跟踪,甚至是摧毁潜艇和舰船装备,那么还有谁会花费巨资来生产和服役攻击型潜艇呢?另外,这也是目前英美等国大力发展无人潜航器装备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美国近期发布的多版《无人系统发展路线图》。

其中就将无人潜航器(UUV)设定为未来美军水下力量的补充和“倍增器”。美国认为,当下加速无人潜航器的研制将是未来美国海军保持水上和水下优势的关键。按照其海军的计划,它们打算在某些海域内组建多个由无人潜航器组成的探测网络,也就是“海底星座”的项目。

而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则包括两点:第一,如果在海底数千米处安置一艘无人潜航器,其探测直径可达55~75公里,那在此基础上再增加40艘呢?理论上它们所组成的探测网络范围可达18万平方公里,然而这还仅是“海底星座”的一个节点而已。

俄测试无人潜航器,能跟踪潜艇,美俄不约而同痴迷研发无人潜航器

第二,美军未来将会接收多款具有水下察打一体功能的无人潜航器,并将它们组成一个“水蜘蛛”作战系统,这有点类似美国的海上宙斯盾作战系统。通俗讲,这些无人潜航器不仅具有搜索和跟踪敌方潜艇的功能,而且由于自身也搭载着1~4枚鱼雷等武器,因此美军必要时也可用它们来摧毁敌方的潜艇和舰船。

综上所述,目前正处在测试中的俄制无人潜航器或者俄军工的设想应该与美军的“水蜘蛛”作战系统差不多。它们可能也是想利用无人潜航器这种装备来增强自身的反潜和反舰能力,然而可行性和实用性却值得商榷。

俄测试无人潜航器,能跟踪潜艇,美俄不约而同痴迷研发无人潜航器

比如按俄“红宝石”海军装备中央设计局的介绍来看,它们目前手上有一款名叫“护身符-2”的超小型无人潜航器,重量约数十公斤,下潜深度约70米左右,可执行水下搜索、研究和检查等作业任务;另外还有一款“勇士-D”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它是全球首个曾潜至马里亚纳大海沟11022米处的设备。

当然,美国和日本等相关潜航器虽也到达过马里亚纳大海沟深处,但俄军工专家却认为它们根本不具备完全自主的能力。也就是说,美国若想成功完成“海底星座”和“水蜘蛛”计划,就必须先解决潜航器自主化的问题。

俄测试无人潜航器,能跟踪潜艇,美俄不约而同痴迷研发无人潜航器

通俗讲,潜航器的自主能力事实上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化”,如果潜航器不具备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那它就必须像当下的无人机装备一样,必须借助人工远程操控来完成任务。然而水下环境实际上要远比空中而复杂得多。

比如动力问题,理论上由于水下环境的影响,因此水下装备需要的能量约是水上的8倍左右,在此基础上如果使用电力来驱动无人潜航器,那就必须首先来解决它的大小、负载和续航力等等问题;其次还有通信控制等困难,既然水下信号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不如空中,那么遥控潜航器的距离就不会太远。

俄测试无人潜航器,能跟踪潜艇,美俄不约而同痴迷研发无人潜航器

换句话说,如果潜航器没有自主能力,那就必须使用有线或无线来控制它,但由于该控制站又不能距离太远,因此只要敌方有心“顺藤摸瓜”,就一定有机会率先摧毁控制站。当然,为解决以上问题,美国还计划在海底建一座充电站,并打算用核潜艇作为“母舰”来控制无人潜航器。

不过很明显,若有机会在海底建充电站又可用传统潜艇控制无人潜航器,那还不如在水下安放声呐探测器和智能水雷更方便一些。综上,核动力或自主化似乎可完全解决以上问题,但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恐怕俄美两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uncategorized/365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