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保险发展现状(无人机保险市场发展到了哪个程度?)

在无人机“狂飙突进”式发展这些年,无人机保险市场发展到了哪个程度?有没有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今天戴哥就来详细聊聊~

1

从0到1,无人机保险服务正在崛起

2014年以前,我国关于无人机保险信息凤毛麟角,这里还属于一片待开发的荒地。

随着大疆带动起来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崛起,保险行业也开始一点一点渗入进来。

无人机领域,最开始只有消费级航拍机尝试推出保险增值服务,不过当时的险种只有第三者责任险。

2015年2月,太平洋保险推出一款农业无人机保险产品,提供机身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两种保障,这是行业首款无人驾驶飞机专用保险产品,为中国无人机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很多保险公司也相继推出无人机保险,试点进入无人机保险市场。最初的无人机保险业务问题很多,比如除外责任过多与实际不符,缺乏完善的理赔流程和定损机制……

实际的情况也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限制约束条件比较多。期间也不少保险公司在过程中因赔付率过高退出或者暂停无人机保险业务。

不过,随着无人机玩家越来越多,应用规模的越来越大,这几年保险公司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客户对保险的需求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

如今,除太平洋保险外,众安保险,永城财险、平安保险、天安保险、中华财险等众多优秀保险公司,通过与无人机企业合作或自己开辟分支业务的方式,纷纷在无人机保险市场布局扩张,通过不同的保险产品来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

而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也将给我国无人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消费级还是工业级无人机用户,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保障。

2

从三者到机身,保障范围越来越广

就目前市场来说,无人机保险常见的有机身险第三者责任险、面向无人机操作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前两种,可根据需求选择分开投保或者2项一起投保。

1、无人机-机身财产保险:

为无人机及配套设备的意外损失或损坏、及被保险飞机毁坏或紧急迫降后为保证飞机即时安全而发生的紧急费用等提供保障。

无人机进水、电池、地面设备损坏等情况是否在承保范围还要以各承保公司的具体规定为准。

以太平洋保险的承保的大疆M300RTK机型作为案例,保额与机身购置价值一致,可扩展搭载设备承保,根据无人机使用年限和搭载设备情况,费率在6%-10%之间,免赔率为10%。

举例:某用户有价值10000元的大疆M300RTK无人机,以及价值100000万元的搭载睿铂RIY D2-PSDK相机需要投保,则无人机总保额为110000元,太平洋最终报价费率为6%,则在投保时用户需交纳6600元保费。机器意外损坏后,维修费要20000元,这时太平洋支付18000元,用户自己要支付2000元(免赔率10%)

2、无人机-第三者责任保险:

为在被保险人列明的场所范围内发生的无人机上任何物品坠落造成意外的第三者人身伤亡及第三者财产损失提供保障。一般都有多种额度可供选择。

同样以太平洋保险承保为例,太平洋保险的保额有10万、20万、50万、100万、200万不等,总体费率取在0.4%-0.8%之间,根据不同机型和限额进行调整

其实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势,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太平洋保险为例。

太平洋保险的优势在于:

  • 产品计划保障全面:为无人机提供机身损失险、第三者责任保险、飞手意外险等,可以说是包含了所有无人机作业中的风险;
  • 承保理赔高效便捷:专业化团队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可在线提交投保资料,最快1天即可出保单,出险后可及时在线保险理赔;
  • 有针对性定制服务:无论是大疆系列,还是其他新兴产品,无论是企事业大型机型,还是无人机玩家个案,都能针对性定制方案。

3

从消费级到工业级,走向成熟仍任重道远

从表面上来看,2014年以后,无人机保险的慌地被开垦,开创了涵盖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的保险品类,理赔流程体系也逐步完善。

但实际上,就目前国内保险市场来说,无人机保险服务市场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实名登记无人机达52.36万架,同比增速达到27.5%。然而2020年国内民用无人机保费仅约9000-10000万人民币。

就国内无人机目前体量来说,保险深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民用无人机保险服务市场明显“拖后腿”

究其原因,戴哥归结为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1、大环境政策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无人机保险的法规还没有完全落地,尽管国家民航局、工信部、农业部等近几年出台多项政策,规范无人机使用强化无人机保险概念,但并未像机动车车辆交强险一样做强制性规定。

产品标准化不统一,各厂家产品自成一体,各零部件价格不透明,保险公司的定损很难掌控,保险公司的定损很难掌控,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无法对事故精准判断。

无人机有自己的机身编号,这个编号是专属唯一的,但不像机动车车架号,无人机的编号,没有国家标准,都是厂家标准

2、无人机用户

由于无人机保险现阶段大众普及度有限,资源和信息通道比较集中,很多终端用户不知道有无人机保险的存在,市场教育尚不成熟。

一些用户一开始可能想上保险,尤其是工业级无人机产品价值高、使用频次高,而且是超视距飞行,导致这些用户有着更强烈的保险需求,因为谁也不想自己花几十万购买的无人机没有保障。

但看到保险公司的报价时,可能也觉得自己花那么多钱,保障的范围有限,即便从成本上考虑也不愿意交保费,或者最多也就交一个三者险。

3、保险公司

无人机保险作为新兴保险板块,没有历史承保数据,对专业技术经验要求高、零部件价格在市场上不透明等因素,无人机保险定责定损风控难度高,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

保险是为无人机提供损失补偿的功能,但不是所有的无人机企业的飞机都能上保险,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因为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

如果你的飞机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保有量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保险公司普遍是不接受承保的。

由于工业级无人机整体风险偏高,很容易导致保险公司对此类业务兴趣不大,工业级无人机保险的市场相应也还是很小众的状态

就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保险公司来说,对三者险是接受的,但对机身险普遍持谨慎态度

好了,戴哥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

整的来说,虽然无人机保险是从消费级开始引起市场的重视,但无人机保险的广大前景在民用工业级无人机应用领域

随着无人机在测绘、安防、巡检、农业、科研等行业的不断成熟细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分的无人机保险市场正蓄势待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uncategorized/3796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