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12月7日,2019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论坛在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成功举行。这场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澳门中华教育会联合主办的盛会,吸引了来自香港、澳门的70位专家代表与来自广东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学校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汇聚一堂东莞。详情可见南方+报道:2019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论坛在莞举办,一线教师点赞“收获满满”。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此次论坛也是继去年12月在深圳举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省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仪式暨广东省首届中小学STEM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之后,在粤举办的又一场高规格聚焦STEM教育盛事。

论坛为何会选择来到东莞召开?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论坛主委会相关负责人直言,这与东莞的科创教育氛围好有关,“除了基础好,东莞近年来仍一直在探索,也冒出了一批有代表的学校”。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立足创新人才培养,东莞教育创新探索步伐持续迈出。数据显示,在建设百校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的基础上,2018年以来东莞建设97所创客教育学校,形成了包括科技创新大赛在内的11项品牌科技活动,8所学校入选“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领航学校、种子学校,1名教师入选种子教师名单。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有意思的,通过会议议程的安排,亦能从中寻得答案,在活动当天的两场分论坛,没有宏大的主题,而是从实践出发,探索大湾区STEM教育的未来方向及建议,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看大湾区STEM教育”以及“STEM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及空间建设”。两场论坛,来自东莞的两所学校,分别从两个不同主题分享了学校的实践探索经验。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在普职融合探索中,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与塘厦初级中学开始了无人机STEM课程的合作;松山湖实验中学围绕STEM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包括创客类的STEM课程、基于初中学科的STEM+课程以及主题式(项目式)STEM课程。

举办此次论坛意在通过三地交流,深入思考科技创新与STEM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系,将STEM教育的理念、方法渗透进各相关学科,为大湾区建设教育和人才高地、国际教育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大湾区STEM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接下来南方+将带领大家围观两所学校的探索实施分享。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松山湖实验中学:

STEM教育课程开发实践

多学科老师携手开发“冰淇凌创业营”课程

创办于2015年的松山湖实验中学,从办学之初就将STEM教育的思维融入教育教学中,目前学校是“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领航学校。学校校长万飞在12月7日下午的分享中表示,“智能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活日新月异,作为校长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学校应该如何去培养适应未来、有竞争力的人才?”

他引用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联盟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是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能力素养。因此,学校也在思考,如何围绕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去开设课程,培养学生。

为了带动学校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松山湖实验中学的老师开始做探索,语文、物理、科学等几个学科教师合作开发了跨学科融合“冰淇凌创业营”课程,通过项目把数学、科学、艺术、技术、金融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于是有了学校STEM教育课程的初步实践。

“在这堂“冰淇凌创业营”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冰淇淋的制作工艺,还要设计商业计划书,了解财税体系,品牌打造,广告营销等一系列知识。”万飞说,针对课程学校编写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的是,因为这些课程,学生走出了学校走向了社会,把企业、社区都变成了课程资源,他们的收获非常大。”

目前,松山湖实验中学已经开始在校内全面推行STEM教育。学校实施了智慧课堂,给每个孩子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并且实施了选修走班教学,选修课程有198门,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也更具个性化。 同时,学校初一学生进校以后必修两门课,即“创新技能”和“工具使用课”,包括金工、木工、3D打印、激光切割等工具使用。

从STEM教育课程体系来看,主要有三大类,包括:基于创客类的STEM、基于初中学科的STEM+课程和主题式(项目式)STEM课程。

大湾区STEM教育创新探索,东莞这两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普职融合新探索

无人机夏令营活动开进了校园

在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每周二、周四下午4:50分,一群来自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老师准时入校园,为塘厦初级中学学生开始第二课堂无人机STEM课程教学。在12月7日下午的论坛分享环节,来自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无人机STEM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李刘求如是介绍学校普职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无人机STEM课程工程性设计与实施为例来进行分享。

他透露,2016年电子科技学校组建无人机专业教学班,2017年与大疆慧飞建立校企合作,目前学校是广东省无人机协会理事单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庞大且专业的,我们从中梳理整合了适合中小学上的STEM教育课程。” 李刘求说,学校与塘厦初级中学的合作沟通开始于2018年,这是学校首次尝试普职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经过前期沟通,两校达成共识,从着手共建STEM教育无人机课程和以第二课堂为着力点进行课堂实践的合作方向,开始普职融合探索。充分利用电子科技学校无人机创新工作室、师资队伍、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飞行场地等设施设备,从无人机应用、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学科融合几个角度去探索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做科技类的STEM教育,学生非常有兴趣。”李刘求透露,今年2月两校正式开展合作,电子科技老师入校,与塘厦初级中学科技老师一起上课,从无人机试飞、外形、编程等开展教学,每周开展两节课,为了更好的完成项目,在今年暑假期间,他们还与塘厦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无人机夏令营,20多名中学生,在电子科技学校开展为期10的学习。

有了成果的探索经验探索,在分享现场,李刘求呼吁期待更多学校加入到普职融合的探索。

【撰文】黄婷 毛敏

【统筹】王慧

【作者】 黄婷

【来源】 教育莞家南方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uncategorized/6087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