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驾驶员:当“飞手”易,成“好手”难

无人机“飞手”培训。 大翼航空供图

无人机“飞手”培训。 大翼航空供图

2019年4月,国家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无人机驾驶员名列其中。实际上,无人机“飞手”早在2014年就出现在农业植保领域,艾津植保正是全国最早从事无人机植保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的无人机“飞手”超过20人,服务全市近20万亩农田,服务对象有上千名种植户。秋天,无人机播种绿肥;夏天,无人机植保飞防,目前市场价为8元/亩,远比请工人下地干活要划算。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提升节省了大量时间,让农民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情况。无人机植保飞防虽好还需要好的飞手,但是想成为一名好的无人机驾驶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公司的无人机‘飞手’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学历最低的是大专,也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月薪7000元左右。”公司副总王光介绍,植保无人机“飞手”的入门门槛较低,只要肯学习,很快就能上手,但要想精通就比较困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越来越智能化,基本不需要“飞手”手动操控,只需在手机上设定好飞行程序,规划好飞行路线,就能实现程控飞行。

无人机的“傻瓜化”对“飞手”这个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飞手”,需要更好地掌握软件应用——规划线路时如何避免碰到障碍物、设定程序时不能出现重喷和漏喷……这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飞手”学习和钻研。

在袁飞的同事应长云看来,植保无人机“飞手”还要能吃苦。夏天作业时,往往凌晨4点就要开始工作,一直忙到10点,下午3点继续,干到晚上7点,就是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天气。应长云介绍,这样的工作强度要从7月下旬一直持续到9月底,中间几乎没有休息。

在无人机“飞手”这个行业,“入门容易精通难”几乎是大家的共识。除了农业植保之外,消防、测绘、应急管理、影视拍摄等无人机应用较多的领域,“飞手”也在从室外向室内转型。

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无人机销售、应用软件开发和飞行执照培训的企业,拥有10多名“飞手”。公司飞行服务部负责人王申表示,过去,“飞手”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室外,现在则是一半时间在室外采集数据,另一半时间要在电脑前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甚至还要建模。

大翼航空的“飞手”主要从事政府和国企的一些服务外包项目,比如高压电线巡检、楼顶违建巡查等。“飞手”吴士迎刚刚完成一个高压电线巡检的项目,2公里的线路巡查,花了半天时间。“巡查的过程中,机身挂有红外线相机,重点拍摄是否有螺丝脱落、生锈的地方,电线的表皮是否有损坏。”吴士迎说,这很考验“飞手”的操控,但更加考验“飞手”对软件的应用,所以前期设定程序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更为繁重。

目前,大翼航空“飞手”的薪资从每月5000元到15000元不等。薪资的差异,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飞手”应用软件的能力,因此,无人机“飞手”的一专多能,就成了这个新职业新的发展方向。

王申介绍,当前,公安、消防、城管、应急管理等部门,都会定期安排人员来参加无人机“飞手”的职业培训,此外,这些部门在对外招聘中,也会设置无人机“飞手”的岗位。“所以,即便是无人机越来越智能化,可能不再需要过多的人为操控,但无人机‘飞手’这个职业一定不会消失,只是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飞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申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1636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