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颁发无人机执照约2.1万本,注册无人机共51.7万架

12月30日,《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发布暨无人机发展研讨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论坛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主办,上海翱蒲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调研员杨非,空军作战部原副部长刘岚,公安部警航办原副主任刘道林,民航空管局原副局长吕小平,中国信息协会通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惠铮,北航校友通航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无人机专委会总干事程泊霖,中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跃新,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秦永明,蜂巢航宇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伟强,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凤琴及中国航协通航分会部分人员在北京主会场参加论坛。论坛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总干事助理于恩来主持,全国业界内外近300人在线上参加论坛。

图片
图片

中国航协通航分会丁跃会长在致辞中说:“十四五”期间,通用航空将在巩固传统作业的同时,大力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在通航传统作业领域,深化无人机在农林渔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工农业航空作业智慧化水平和有人无人航空器协同作业效能。要积极拓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范围,探索构建无人机低空物流配送航线网络,推动无人机低空物流配送体系与支线航空物流链条有效衔接,打通航空物流网络“最后一公里”。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动载客、载人类大中型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等新型航空器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重大装备处处长金伟在致辞提到:“十四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无人机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加快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同时,为破除无人机发展桎梏,破解产业发展问题,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不断推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快填补行业监管空白,加大无人机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以中央空管委为牵头各部门积极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出台;工信、科技等部门从人工智能、市场适应性改型研制等方面推进无人机技术创新、产业链建设和产业化发展;警用、应急、农业等用户部门大力推动无人机装配应用;民航、交通部门持续加强无人机运行监管;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从无人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积极给予引导,这为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图片

自2019年始,中国航协通航分会每年出版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全面总结年度无人机发展总体概况,反映无人机发展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获得行业好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民航局空管办杨非调研员,工信部装备工发展中心金伟处长,中国航协通航分会孙卫国总干事共同为今年报告揭幕。

图片

中国航协通航分会总干事孙卫国作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主要数据分享,截至2020年底,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约55.8万个,其中无人机运营企业1.1万家,较上年增长55%;注册无人机共51.7万架,其中经营性无人机13.1万架,较上年增长63.1%;无人机有效驾驶员执照达到88994本。2020年,参与民航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的飞行小时共183万。截至2021年12月,无人机运营企业达1.26万家。2021年颁发执照约2.1万本,2021年底全行业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达11万本。2021年,中国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务系统(utmiss)年合计报送作业小时1861.5万,日均飞行5.1万小时、128万架次。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发表了题为《无人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的主旨演讲。分析称:在通航领域,无人机具备成本低、效果好、用途多、限制少、能源新等特点。首先,无人机的设计、材料、制造、试验和使用成本都较低,3D打印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使成本持续降低;其次,无人机可执行很多有人机无法执行的任务,可到达有人机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不知疲倦”地工作;第三,无人机对动力无特殊苛刻的要求,采用太阳能和氢燃料电池均可大大减少污染;此外,在战法上,“联合作战”时无人机可成为有人机的先锋、眼睛和耳朵,“蜂群作战”时会使敌方防不胜防。认为未来无人机将迎来发展新高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无人机将成为未来空中作战机器人;二是无人机将成为快递物流的主力军,做到点对点,到达偏远山区和人口稀少地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民用消费型无人机按需定制、百花齐放。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标准规范制定、适航审定、军民融合、人员培训还需进一步完善,安全、动力、“黑飞”、“抗劫持”等问题仍有待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图片

民航局空管办调研员杨非分享了《无人机监管与应用》,作为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总协调人,长期从事空管空管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分享中指出,目前民航局已建立起“四个一”的无人机管理体系架构。即一部规章:在制定92部规章的基础上,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一个平台:以综合管理平台(UOM)为核心,引导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一种分类方法:基于风险的分类方法,制定一张发展路线图;一套引导机制: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协会、产业以及国际合作,加强政策引导和试点示范。认为:“十四五”是我国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空管、空域改革启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不断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出台,CCAR-92部随之而来的法律法规环境不断优化;围绕无人机试验区建设,试运行向更多场景和应用推进拓展。可以预期,我国的无人机发展将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图片

北航校友通航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无人机专委会总干事程泊霖作了题为《蓬勃发展的无人机产业》的分享,认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无人机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新产品不断问世,不少无人机企业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实现了巨额融资,企业市场前景广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认为我国无人机产业正在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初创期,目前已经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前期。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要形成“无人机思维”,建立无人机系统理论,突破关键技术解决好共性技术难题。二是要集中精力研发临近空间无人机、重载复合翼无人机等重要的战略性平台。三是加强系统建设,既要重视无人机平台,又要重视信息支持系统,更要考虑保障力。要同步规划信息链、指挥链、服务链、保障链的建设。四是按照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无人航空器。五是要进一步协调各方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政策供给侧改革,落实。

图片

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秦永明,分享了《中大型无人机民用领域应用及发展路径探讨》。“彩虹”系列中大型无人机主要适用于工业级应用市场,成功将先进技术成果应用到航空物探、地质勘探、应急测绘、森林防火、安全维稳、海事监管、应急通信、物流运输等领域,创造国内中大型无人机民用领域多项第一。应用模式发展趋势方面,一是提供定制化功能服务。二是提供数据服务。三是提供租赁服务。四是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培训服务。认为:无人机如何真正拥有无人化、智能化的强大能力,需要我们紧密跟踪无人和智能科技发展趋势,全面谋划无人化、智能化产品体系发展路径,同时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充分发挥无人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科技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图片

论坛主会场嘉宾围绕无人机的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法规与服务的有效供给,无人机的社会化属性,无人机的制造、运行与管控,无人机的标准、法规、市场和机制,无人机的信息与安全,无人机在警用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等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大、潜力广,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十四五”发展前景,无人机因其成本低、无人员伤亡风险、机动性能好、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未来在航拍、农林牧业、工业、灾害救援、航空物流、公共安全及消费娱乐等国民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希望本次研讨会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为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4466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