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专业如何更好发展(三分钟了解无人机发展五大关键要点)

当前,职业院校的无人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一直广受业界关注。什么是好的无人机专业?无人机专业建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图片
图片

杨老师工作照

专业建设故事:“刷脸”得到航天院所和企业支持

杨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了无人机相关专业的院校之一,目前每年有百余名学生。杨老师2012年之前在北京航天科工三院三部下属的航天仿真公司,从事无人机相关技术的研究。2012年,他来到了学校,被要求把无人机专业一起建设起来,就此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高职院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杨老师回忆,无人机专业建设之初,当时无人机行业发展远不如现在这么普及,大家对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相对迷茫的,因此在探讨之后确定了军民融合发展的专业方向。

杨老师和领导汇报完现状后达成共识,第一不能做成航模培训班,第二不能做成“某疆培训班”。可以用航模的一些理论经验进行教学,因为在某些地方比较省费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航模建立基本的认知,但航模和无人机有一定的区别;同时2012年时某疆产品刚开始火,担心专业在商业公司的带领下会被变得商业化,容易把教学的本质带偏。他认为,校企合作中要避免“把企业当头”,避免学校被企业带着走,毕竟企业是盈利模式,专业容易被误判,这样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不负责任的。

当时市场上产品不多,作为非航空类院校、无人机专业创建的先行者,不管是申请经费还是购买产品都遭遇了不少困难。当时在领导带领下调动很多人脉关系,四处找人要产品,甚至找老朋友拿他们摔坏、处理的产品,回来自己维修改装,也获得了一些航天院所和企业的支持。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验证培养的学生是不是企业想要的人才?他回忆,比如某企业领导就提出,“你们培养的那些学生行不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家都有类似的疑问。他提出带学生去到这些企业试工,如果企业觉得学生可以就留下,通过这样的方式,反过来又搜集了更多教学案例和资源,以类似定向培养的合作方式,将专业从无到有建立了起来。

其后,随着某疆无人机开始普及,国内建设无人机专业的职业院校越来越多,学院的无人机专业也随着大环境的变好越走越顺。但作为无人机专业不是孤立的,还是会受到学校性质、专业集群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整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他看来,验证无人机专业发展好与坏的标准,是一个特别值得聊的话题。

首先,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看学生的水平能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到企业后肯定还需要二次培训,但怎样缩短这种二次培训的时间就是评价标准之一,他认为,应该做到让学生到企业的第一个星期就能融入企业的无人机飞行作业,而不是需要企业再带学生2-3周甚至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甚至还需要哄着学生去学和工作。如果这样,学生在学校都学什么了呢?”

在专业方向上,推崇综合性的专业定位,他说,这也跟学校的定位有一定关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他的建议是专业课可以达到60~70%,技术课占比40-30%。

师资建设:不能拿无人机说明书当课件

作为院校的师资比较困难,很多学校无人机专业的无人机老师基础匮乏。同时,很多调过来的老师也并不是无人机专业方向,仅仅对无人机好奇或者接受学校的安排来开拓无人机专业,因此比较被动。也有部分老师有其他的想法,也很正常。但这样的老师就不会把关注点全面放在学生技能本身上,而是往企业方向倾斜,所以就容易跑偏,有的甚至被企业误导,钱花了不少,但最后效果不好,因为老师掌握不到核心内容,就算是接触到核心内容,由于硬件不满足,也很难真正带入教学之中。

很多外聘老师是留校学生或航模爱好者,缺乏专业教师能力,这些老师在理论教学和写作上就偏弱一些,教学成熟度就会偏低。

有些老师不是很了解无人机,在教学时甚至会出现拿无人机的说明书当课件的情况,个别老师没有任何经验,把产品的说明书写成PPT、做成课件去念,念完后没有剖析和分析,杨老师举例说,个别人会把互联网上的一些流行语如“炸机”、“提控回家”叫做专业术语。

有些老师没有接触过油动的无人机,因为油动无人机相比电动无人机麻烦,教学条件也不是很容易满足,就会有老师说“油动的无人机没有未来,现在都是电动无人机的天下”,容易造成学生们的误判。

比赛:本质应该是服务学生

在学校对无人机专业的投入方面,有的学校投入很大,但投入完发现效果平平,也有的学校始终在学习。以大赛为例,目前无人机比赛每年所设定的项目范围都很相似,学校面对的情况是想投入的每年都得投入,不投入则很难拿到好的的成绩,这就让老师们很尴尬。

提到比赛,杨老师说,需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学习技能,多达到目的。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肯定希望学校多投入,需要在这个矛盾中找一个平衡点。同时器材的利用率有待提升。他说,比赛设置的飞行器标准最好相对一致,而不是每年更换器材;最重要的是,大赛的本质应该是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技能跟能力,同时,大赛最好能帮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教材:建议多选应用类教材

关于无人机教材,目前很多民用无人机教材还是以航模或航空类为主,因此有些不接地气。公立院校对于教材的作者身份有一定要求,但现在无人机行业发展太快,产品一年或两年一更新,而教材的更新率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同时,教材撰写也面临一个问题,由于无人机行业有一定的保密性质,如果写得太详细,担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如果写得不详细,就容易说不到点子上。建议老师们对教材做好选择,因职业院校的无人机专业还是偏向应用,所以建议多选应用类教材,少一些高大上、学生难理解、硬件资源少的教材。

实训室:三大类型按需搭配

在实训室的建设方面,杨老师将其分为三个大类型:1,以航模为基础,因为费用成本低,不会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像KT板、泡沫、木头等材料,但是并不是做航模,而是把它转化成认识无人机一个桥梁,2,创新应用,不管是用某疆还是用自己制作,都可以有效的推动实训专业发展过程。3,商品应用,类似大厂商专业机,这类产品很贵,便宜的几万十几万,贵的上百万级了,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从应用层面来说对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很难,使用时放不开,所以搁在最后,因为必须要有,但是也不能作为特别主要的。

飞行训练:学无人机飞行第一

提到飞行训练,他说,既然是学无人机,那么无人机飞行肯定是第一,不管是用遥控器飞还是不用遥控器,一键起飞,都需要飞,“这是无人机行业的本质”。他建议如果条件、有空域场地,可以小范围进行飞行训练,但不至于非得用一些商品机,可以用KT板、泡沫等材料的飞机安装一些自动驾驶仪,进行小范围的飞行。如果学校跟当地的企业单位形成一个联谊的关系,可以定期去一些有合法空域的地方进行集中外场飞行,这是最好的。总之要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

学生实习和就业:要能够跟企业一起合作“做事情”

关于学生实习和就业,他说,寻找就业岗位需要大量的推广,一要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二要能够跟企业一起合作“做事情”,不管是合作研发、飞行业务,企业就会主动替学校想学生的问题,学生实习就不是大问题。老师们一定要大胆走出来,要有热爱的心去面对未知的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5219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