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反响不错,董在沂喜上眉梢。这位35岁的杭州男子,曾在移动公司接触过智慧农业项目。那次经历,让他捕捉到“智慧农业”在浙江未来潜藏的巨大市场前景出租农用无人机配套服务。
去年底,经过深思熟虑,董在沂开始自主创业。今年3月17日,公司正式成立。“我们去工商局注册时,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查了一下,说我们是杭城第一家做航空植保服务业的。”
既然要从无人机入手,为什么不选时下热门的无人机市场推广,而是定位做航空植保服务业?
“如果做无人机的产品销售的话,价格会越卖越低,最终出现恶性竞争,有可能伤及自己;但是做服务的话,就可以有延续性,商业‘寿命’比较长。”董在沂告诉记者。
说白了,他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出租无人机和相应的技术服务——
“我们出租无人机,并以县为单位,派技术人员去培训当地的农民,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培训完毕后,飞机租给其使用。而租机者要拿出土地一年产出的约40%,作为租机和服务等费用。”
如果以一亩水稻产出1000斤稻谷,产值1000元来算,一季下来,无人机要喷洒五六次农药。一亩单次的无人机服务费要收取数十元,农民需要向董在沂及公司付上百元服务费。
“对农业企业来说,这个支付费用其实是比较合算的。”董在沂解释,传统喷洒农药的方式,水、农药等浪费比较严重,而无人机则能节水约60%,节省农药约40%。
董在沂劝说农业企业使用无人机,替代人工喷药的另一个理由是,“现在人工工资非常高,300元一人一工,而且工人难请。以前,慈溪等地曾发生过工人喷洒农药中毒,打官司要求数万元赔偿的事情。对农业企业来说,使用无人机绝对不会惹上这样的麻烦和纠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djiwurenzhishi/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