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打药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田间地头已经随处可见无人机的踪影了,植保无人机打药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进入到4月,各地的植保作业也陆续开始,天鹰兄弟小编在这里提醒下飞手们在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应注意一下这些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植保无人机打药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打药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1、根据温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

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 ,尤其是25℃,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

(1)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

(2)春秋凉爽季节,应该选择在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之前。

(3)冬春季的大棚,最好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打药。

植保无人机打药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2、根据湿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

从喷头喷出来的药液沉积在靶标上之后需要展开形成均匀的药膜才能最大幅度的覆盖在靶标表面上,进而“掩杀”靶标上的病虫害。药液从沉积到展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

(1)空气湿度小,药滴里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到空气中,甚至等不到药液铺展在靶标上,这当然会降低药效,甚至出现灼烧性药害斑。

(2)空气湿度过大,沉积在植株表面上的药液,尤其是大雾滴就很容易凝聚成更大的液滴,并二次受重力影响植株下部沉积,也会产生药害。

因此,一天中的打药时间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一个是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能够在靶标表面形成干涸的药膜。

植保无人机作业

3、打药常见的三大错觉

(1)仅仅按稀释倍数确定每桶水中的药剂数量。

大多数人习惯于按稀释倍数计算每桶水中兑多少药剂,其实这并不太靠谱。之所以要控制和计算药箱中添加多少药剂,是因为要计算好单位面积中的植株需要多大剂量的药剂,以保证良好的药效,和对植物和环境的安全。

特别提醒:按稀释倍数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药剂以后,还要计算每亩地需要几桶水、喷洒行进速度等细节。

(2)喷头距离靶标越近药效会越好。

药液从喷头喷出以后一边和空气对撞而破裂成更小的液滴一边前冲,一路跌跌撞撞的结果是雾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喷头越远,雾滴越小。小雾滴更容易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所以,并不是说喷头紧贴着植株药效就会更好。

一般来说,植保无人机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1-2米的距离,药效会更好。

(3)雾滴越细小就一定会有更好的药效。

植保无人机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1-2米的距离

雾滴并非越小越好,雾滴大小和其能否更好的分布、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有关。如果雾滴过于细小就会漂浮在空气中而难以沉积在靶标上,这肯定会造成浪费;如果雾滴太大,滚落在地面上的药液也会增加,也是浪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baike/djiwurenzhishi/723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