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智慧农业的理想和挑战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无人机给农田开出了一张处方图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
1982年出生的彭斌,是位“老”程序员了。即便自己创立了公司,当上了CEO,这位80后依然每天在坚持写代码。“因为有个程序一直是自己负责的,有些bug需要我改一下。”彭斌说。

坚持成为彭斌身上的特性之一。从小到大,他对于航模、无人机也同样拥有持久的兴趣。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彭斌和好友在新疆旅行时发现,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里大有可为。技术出身的彭斌随即利用几个可乐瓶、泡沫盒和一台无人机,自己搭建了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新疆当地的一块田间进行了实验。

这台无人机也成为了极飞科技后续推出植保无人机的原型。

这台无人机也成为了极飞科技后续推出植保无人机的原型。

彭斌找了无人机应用的蓝海——农业植保服务

正是基于这次意外的实验,彭斌找了无人机应用的蓝海——农业植保服务。

2007年,彭斌联合自己的好友一起成立了极飞科技(下称“极飞”)。12年过去,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公司成为了智能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者,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无人机研发制造商、农业自动化设备运营商;还下设极飞制造、极飞农业、极飞地理、极飞教育等。截至2019年9月21日,极飞植保无人机全球累计作业面积已超过3.1亿亩,累计节省了429万吨农业喷洒用水,减少了1.86万吨农药与化肥的滥用。 

今年9月份,极飞科技在新疆农村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农业无人机联合喷洒作业——秋收起“翼”活动。据统计,8月下旬以来,有将近3000架极飞植保无人机、1500多名飞手、1000多支飞防队伍陆续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联合新疆本地的1500余架无人机,为棉花喷洒“脱叶剂”。

在新疆尉犁县极飞农业的基地里,澎湃新闻见到了出差新疆的彭斌。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彭斌表示,自己很乐意见到无人机给当地带来的改变。技术正在给这里的农业带来巨大改变,“在我畅想未来农业的场景里,农田的生长过程都是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未来的社会是人工智能的社会,我理想的农业生产,到那时,应该是只需要投入5%的人力资本就可以生产供95%的人消费的农产品。”

无人机成了农民作业的标准器械

如果你三年前来过新疆,在田间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位穿绿色工作服的年轻极飞植保人员,正在田埂上给当地的农民讲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和打药优势。但即便这些植保人员讲得再细致,当时的农民对无人机仍持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为了推广无人机在新疆的使用,极飞的植保人员有时甚至需要给农民们保证,确保打药效果,农民们才愿意让无人机在自家地里打药。


如今,更多的农场主开始自己购入无人机,培训上了年纪的长工来操作无人机打药。
“变化发生的原因很简单:设备性能好,用无人机打药能产生收益。”彭斌说。


农场主张林亲自算过一笔账,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家5000亩的棉田曾用的是拖拉机进行打药。以1000亩的棉花田为例,如果使用拖拉机进行喷洒脱叶剂,来回至少需要各开3趟,一趟下来就会压坏大约1亩面积的棉花,总共6趟机车,将会造成5-6亩的棉花损失,以每亩棉田400公斤的产量、每公斤8元的价格计算,拖拉机喷洒脱叶剂造成的损失约为1.6万-1.92万。用了无人机后,这部分的损失将得到挽回。


“这三年,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这边对无人机喷洒农药这件事情普遍接受,而且普及率非常高。从去年开始,特别今年非常明显,种植大户开始自己购买,无人机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农业器械。”彭斌告诉澎湃新闻。
据极飞统计。2018年无人机在新疆的作业数量为670万亩,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3000多万亩。也就是说,每4-5件新疆棉花做的衣服里,就有1件衣服的棉材料是用无人机完成喷洒作业的。

无人机给农田开出了一张处方图

在新疆,极飞用无人机创造出来一个新的行业,叫做无人机植保。起初,部分人看到了无人机打药的机会,现在无人机植保已经成为这些年轻人愿意选择的职业。据澎湃新闻了解,今年从其他省市来支援新疆棉花打落叶剂的团队中,就有许多90后飞手。


但无人机植保,并不是极飞的终点。“我们飞过的每一片农田,农田的面积信息有了,病虫害发生的过程有了。这些曾经是农业生产环节里从来没有搜集过的信息,在今天通过无人机,用非常低的成本,甚至是不需要成本,只要你作业过就附带产生了。 ”彭斌对澎湃新闻说道。


这些数据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围绕这个资源,极飞做了三部分工作,分别是建立了地理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和大数据平台。


同时,基于超过3.1亿亩农田地理信息数据、气候土壤数据及作物生长数据,极飞农业还推出了代号为“XAI”(X为极飞代号)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包括农田边界识别、果树统计识别、杂草识别、病虫害识别、棉花吐絮识别等,目前XAI查准率与查全率已超过98.60%与98.04%。

“就像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会给出一张处方单一样,通过无人机获得的这些数据,我们也给农田开出了一张处方单。”彭斌说。


根据这张处方图,无人机也可以变得更加智能,经过图像识别后,无人机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越过不需要喷洒的地块,也能进行避障。更为重要的,这些数据架起了农业、农民与消费者、金融、保险行业的桥梁。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知道自己购买的粮食在生成过程中的施药情况,也能辅助金融、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提升服务质量,从而给农户们提供更好的生产支持。

智慧农业的理想和挑战

在谈到智慧农业最终会走向什么场景时,彭斌三年前给出的答案是希望能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无人机可以自己从基站出发,飞到附近的田里作业,完成后再自己返回基站,进行充电。


“现在,无人机打药最大的成本是人的成本,无人机没什么成本,但需要人进去配药,换电池,这些是人的成本,以及车辆开到田间的成本。相比这些,无人机飞的成本非常便宜,一亩地可能就一块钱。”彭斌说。 

在这次的专访中,当澎湃新闻再次问到他对未来农业的设想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希望未来农田的生长过程都是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未来的社会是人工智能的社会,我理想的农业生产,到那时,应该是只需要投入5%的人力资本就可以生产供95%的人消费的农产品。”


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设想,彭斌也理智地谈到了目前智慧农业遇到的挑战。他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土地要逐渐集中,种植规模要变大,智慧化的过程就会加更快。“如果土地还很分散,一家一户人就一亩三分地,它不需要什么智能化,因为他一个人就能看过来,他自己就能搞定。所以这跟国家大政策有关,如果国家极大地推进土地流转的速度以及土地集中的速度,那么智慧农业在中国的落地速度会非常快。因为一旦你的土地达到5000亩,你就得上软件来管理。”


第二,整个农业的种植过程是漫长的,也就是说要做好农业,需要的是时间。“农业没有爆款,还是应该脚踏实地把技术推广到一线去,真正找到农业里面需要科技的痛点然后一步步推广。还是需要创业的心态去解决农业中的每一个问题。”

第三个挑战来自公司。“因为公司越来越大,公司内部的治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要协助更多的人来干这些更大的事情,我觉得这对极飞这是一个大的挑战。我们要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还要去吸引更优秀的资本来投资极飞,也要吸引更多的资本来投资农业科技行业,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彭斌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1612415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iwrj.com/wurenjipinpai/10762/

(0)

相关推荐